第十二章 早有安排(1/2)

妙儿身为一个穿越人士,其实并不觉得学那些活计有什么难的,更别提妙儿没穿越前也算是做了一手好菜,更是不怕被厨艺这一块给难住了。不过妙儿虽然自个儿对这些事不在意,但见张大郎等人都在为自己担心和想办法,妙儿心里还是十分感动、觉得心窝暖暖的……

妙儿现下已经十岁了,许多事她也能发表更多的看法和意见了,因此妙儿仔细的分析过自己眼下的处境后,马上笑眯眯的开口安抚张大郎几人:“大哥、三哥、刘婶,你们不用替我担心,就算是那崔氏故意找借口不教我这些活计,我也不是就一定没法子学到!反倒是她越不想让我学会,我就越要学好给她瞧瞧!”

张大郎见妙儿自信满满、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脸上顿时一喜、赶忙追问道:“妙儿你可是又想出了什么鬼主意来?我的好妙儿,大哥这几天都因你这事愁得头发都快白了,你要有好主意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出来吧!”

“就是!你三哥我都差一点男扮女装的去绣坊偷师学艺了!想着只要我学会了,咱就不用靠别人了,三哥就可以教你绣功了!”

张三郎故意耍宝,让大家伙儿都齐齐笑了出声,笑完妙儿也不再卖关子了,把自己心里的打算逐一说了出来:“我想过了,一般人家的小娘子要学的本事也就是‘针黹女红’、‘灶上功夫’、‘管家算账’这三样,只要这三样本事学齐了,婆家通常也就挑不出什么刺儿来刁难新媳妇儿了……”

“这三样当中,针黹女红娘还在世时便教了我一些,虽然后来娘不在了、没能再继续教我了,但我私底下却经常到张姨家串门,更是偷偷的跟着张姨学了几手绣功,只要日后勤一点练这些功夫、倒也能绣出些像样的物事来。”

妙儿口中的“张姨”,就是张光以前的妾张氏。话说这张氏为妾的役期满了后就离开了张家,在矮岭村一户人家租了一间小屋子。这四年来张氏一直都住在那间小屋子里,平日里靠做些针线活拿到城里卖来维持生计,虽然和张光没了干系、但倒是常和妙儿来往。

这张氏绣的绣品既能拿到城里的绣铺去卖,那便证明她的绣功不算太差、至少比矮岭村那些农妇要强上不少。妙儿早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因此才会经常到张氏住的地方串门,磨着张氏、求张氏教她一些绣功。

这张氏一直牢牢记着尤氏生前对她的相助,因此自是十分乐意教导妙儿绣功,连带着也代替尤氏教了妙儿一些针线上的活计。甚至张氏还细心的教会妙儿如何织布和裁剪衣裳,让妙儿有机会把小娘子该学的针黹女红、都逐一学会了。

当然,这些都是妙儿私底下偷偷找张氏学的,且为了不让崔氏知道后想法子阻挠,妙儿连张大郎他们几个都没说,保密功夫可以说是一直都做得十分到位,一直到此时此刻、妙儿才把这个小秘密和张大郎等人分享,让他们不用再替自己担心。

而张大郎听了妙儿的话后马上脸露喜色,语带感觉的说道:“那改天我们可得带些物事去谢一谢张姨才是,她可是帮了我们大忙啊!”

刘婶也跟着感叹了句:“没想到当年夫人心存善念帮了张氏一把,冥冥之中竟替四娘种下了这样的善果,让四娘眼下能得到张氏的相助!那张氏的手上功夫,可是一点都不比已逝的夫人差……”

“大哥和三哥以后多替张姨跑跑腿,帮她把绣品拿到城里卖、让她能少往城里跑几趟就行!”妙儿一边搂着刘婶一边笑嘻嘻的说了句,随后接着说起了别的一些针线活:“至于缝衣服、纳鞋底、打络子,这些我们能干的刘婶都会,也早早的就全都教给我了!”

妙儿说着指了指张大郎和张三郎,一脸骄傲的说道:“大哥、三哥,你们身上挂的络子,可不就是我亲手打的!”

张大郎身上挂着的连环络子打得十分精致,张大郎挂在身上、州学的几位同窗见了都争着问他是哪间铺子买的,有的说是也要去挑几个漂亮的买回来挂身上,有的则粗鲁的想把张大郎身上的络子夺去……一直到张大郎无奈的说了是自家妹子亲手给打的,那帮小子才作罢不再起哄要夺去。

因此张大郎听了妙儿这番话后,心里的担忧很快就减少了不少,心里也颇感安慰———原来他一直呵护的小妹,也慢慢的变得懂事能干了,并且还会替自个儿和家人打算了,不用他再时时刻刻的替她操心了。

而妙儿也没让张大郎失望,她的确是打从崔氏进门、预先猜到今后的日子会不好过后,就已经开始悄悄的、不动声色的以自己的能力替自己筹划了。

因此妙儿很快就接着往下说道:“灶上功夫那一项倒也不难,我们家的厨房不是刘婶管着吗?我只要偷偷的跟着刘婶学个几招,将来能把饭菜做得味道偏差得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