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崔氏的心思(1/2)

崔氏既已和张光商量过了,张大郎知道他就是说再多也无益,于是他只能再退一步、替妙儿争取道:“那二娘抽空教妙儿针黹女红等活计,这总可以了吧?”

“针黹女红?这些你娘还在世时,不是已经教过妙儿了吗?说实话,我的手上功夫可不大好,你若是真要我教,那我也只能教妙儿缝缝衣裳、纳纳鞋底,像绣花、绣草等精细的活计,我可是一窍不通、想教也没本事教。”

缝衣服、纳鞋底这些基本的针线活,妙儿早就做得十分熟练了,都不知道给张大郎兄弟做过多少衣裳和鞋子了,哪还需要崔氏来教?

这些崔氏明明都是一清二楚,她之所以说这些话,摆明了是想连针黹女红都不好好的教导妙儿!

但崔氏一直推说不会,张大郎也只能提议道:“要不我们家也花钱请个绣娘回来,让她来教导妙儿?总不能就这样什么都不教妙儿吧?我看隔壁几家乡亲家的小娘子,年纪和妙儿也没差几岁、有的甚至还比米妙儿小个几岁,但她们却是个个都有着一手好功夫,针黹女红、灶上功夫、管家算账,样样都已经学了好几年、做起来也都十分熟练了……”

崔氏倒也沉得住性子,见张大郎坚持要替妙儿争取,她也不着急、不生气,依旧柔声细语的慢慢和张大郎说道:“大郎,不是我这个当后娘的不想花钱替妙儿请几个好师傅回来,把该学的本事都一一教与妙儿,让她能够成为一个能够的小娘子……”

“而是我们家里的状况已是一年不如一年,别说是给妙儿请师傅了,恐怕再下去连你的束脩都要凑不齐了,哪有那闲钱给妙儿请师傅?我也不是偏心,将来五娘长大了,家里还是这个状况、我也一样不会替她请这些师傅。”

张家眼下的确是靠着那数十亩田地的收成过日子,除此之外,便只有崔氏平日里做些绣活、以及张光画些字画换钱这些小的进项了,日子的确是过得紧巴巴的、挪不出什么闲钱来。

甚至早在两年前崔氏就说、家里已经凑不足张大郎两兄弟的束脩了,提议让张三郎缀学找个活计做、帮忙赚钱养家。而且崔氏还很隐晦的说张三郎书读得不好,再读下去也只会白花银子,劝张光早早的让张三郎缀学。

后来还是张大郎想了法子,把尤氏预缴的束脩说成是尤家出的力,张三郎才得以继续在州学读书,没有小小年纪就被迫缀学。

张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加之家里的银钱都攥在崔氏手里,因此无论张大郎如何替妙儿争取,崔氏始终都有借口不肯松口和让步,让张大郎最终只能无功而返、另行想办法。

这张大郎才一走,崔氏的老娘、黄氏才从里屋闪了出来,看着张大郎离去的方向、小声的说道:“这小子倒是挺替他妹子着想的,要是我没记错,他今儿是第三回来找你说这事了吧?”

“嗯,前前后后是来找过我三回了,”崔氏一边端起桌案上的茶盏啜了口,一边不以为然的讥讽道:“他就是对他妹子的事再上心也没用!谁让他们的老娘早早的撒手去了呢?小娘子那些活计本就该由亲娘教,我这个后娘才没闲工夫替那丫头操这个心!”

黄氏抓了一把盛在小碟里的蚕豆塞到嘴里,嚼了几下后才含含糊糊的说道:“你做的对,是该打小就把那张四娘压得紧紧的,将来她才不会事事比我们五娘强、把我们五娘给比了下去!我们五娘将来一定要比张四娘强上许多,才能找到比徐家更好的婆家!”

崔氏闻言点了点头,自有主张的说道:“这点娘您大可放心,等五娘再大一些,我便会把她带在身边,

慢慢的教她学绣花、学织布、学裁剪衣裳,也会亲自教她一些灶上功夫和管家算账的本事……”

“这些可是张四娘现下想学、却一直学不到的本事哩!我倒要看看这张四娘现下什么都没学到,将来哪什么本事来压过我们五娘这个妹妹。”

俗话说“什么样的娘教出什么样的闺女来”,这崔氏心这般奸诈阴损,那黄氏的心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因此黄氏听了崔氏的计划后,马上连连点头、并称赞了自家闺女一句:“你就使劲的使唤那张四娘、让她成日做些粗活,别让她学那些女人家该学的本事,看她将来怎么嫁去徐家!”

崔氏之所以对妙儿的教养处处推辞,一是不想妙儿将来比张五娘能干、把自个儿的亲生闺女压下去;二则是嫉妒尤氏抓住了时机、早早的替妙儿选了一门好亲事———像徐家这样门第的人家,已不是眼下的张家能高攀得起的了。

也就是说,张五娘将来嫁得再好,也不大可能好过妙儿。因此心存不甘的崔氏才会想着把妙儿教养成“三不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