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七出三不去(1/2)

妙儿闻言装出一副突然记起的样子、惊呼了声:“一说起二婶娘,我倒是突然记起了一件事来———二娘没嫁到我们家前不也是寡妇?我记得当年娘带我出门时,路上正巧碰到二娘一身素缟的立在一座新坟前,后来二婶娘也是觉得二娘和她同病相怜,才会起了怜悯之心主动收留二娘到我们家小住。”

妙儿说着顿了顿,才装出一脸迷茫的样子补了句:“不过我却不晓得二娘娘家还有些什么人,指不定她家里的父兄也都俱在,那她便不是那位道长所说的霉星了……”

妙儿这么一说,张光才记起那崔氏嫁到张家前、的确是已经嫁过一回了,并且听说嫁到前夫家去没多久,前夫就出了意外去世了。

张光一怀疑崔氏是霉星,马上接着仔细的回想起崔家的情形,马上就记起崔氏说过她上头本还有两个兄长,但兄长和父亲或是不幸染了重病、或是出门遭遇了意外,总之在崔氏还小的时候就相继离世。

也正是因为如此,眼下崔家一家上上下下只有黄氏、崔氏以及崔三娘三个妇孺,没有半个男人……

一想起这一点,张光脑海里立马浮现起“一生下来就克父克兄、害得家里只生下老幼妇孺,甚至娶妻嫁夫也都不顺利”这句话,并且立刻觉得这话里含着的几个条件,崔氏每一样都具备了!

克父克兄、让家里只剩下老幼妇孺,这一点已是事实、张光无需多做查证。至于嫁夫不顺利就更不用查证了———崔氏不但克死了前一任夫君,二嫁到张家后张家更是开始慢慢的败落、并且让张光诸事不顺。

于是无需妙儿和张三郎多说,张光自个儿仔细的斟酌过后,很快就认定崔氏就是老道长口中的“霉星”,当下就指着崔氏所在的屋子破口大骂道:“没想到我竟一时糊涂、娶了这么个扫把星回来!我说我们张家怎么事事都不顺利,原来全都是因崔氏身上带着的霉运!”

妙儿听了张光的话心里大喜,更是适时的补了句:“是啊,我们也没料到二娘竟会是百年一遇的霉星!不过这二娘对自个儿的生辰八字应是十分清楚才是,难不成她不曾请人算自个儿过命格、一直不晓得自个儿是霉星转世吗?”

“若是她早就请人算过生辰八字,晓得自己的命格不好会给夫家带来霉运,那她怎么能瞒得死死的、一点都不叫我们知道呢?我们要是早知道了,兴许还能做些别的什么准备,不至于让偌大的一个家业败到现在这个地步……”

妙儿这么一说,张光马上认定崔氏是故意隐瞒,怒气冲冲的说道:“她一定是怕我不娶她过门,所以故意隐瞒了自己命中带霉这一点!崔氏这个妇人真真是太可恨了!我一定不会轻饶了她,一定要写休书将她休回崔家去!”

张光怒气冲冲的开口说要休妻,让妙儿和张三郎不动声色的交换了个眼色,随后为了张光不再着崔氏的道、反过来让崔氏拿捏住,妙儿马上出言提醒了张光一句:“爹,您可的仔细的想想,想清楚二娘是否犯了‘七出’中的哪一条,否则您无缘无故的写休书休妻,二娘是可以上官府告您的!”

妙儿口中的“七出”、也被宋人称作“七弃”,是北宋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时所要具备的七个条件,即七种情况。

这七种情况包括———一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

二无子,为其绝世也;

三淫,为其乱族也;

四妒,为其乱家也;

五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

六口多言,为其离亲也;

七窃盗,为其反义也。

也就是说,当妻子符合“七出”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婚)。

而渣“七出”作为男方休妻的标准,从表面上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制定、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男方的利益,但其实“七出”对女子除了具有约束作用外,也有着一定的益处———从另一方面来看,“七出”可以让女子在男人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古代社会中,最低限度的免于任意被夫家抛弃的命运。

也就是说,张光其实不能无缘无故的把崔氏给休了,必须是崔氏犯了“七出”当中的一条,张光才能写休书休妻。

除此之外,北宋律法中还规定了“三不去”,意思是指女子符合特定的三

种情形时,夫家不能将其休去。

所谓“三不去”,分别指———一有所取无所归。是指成亲时女方父母健在,休妻时却已双双去世,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