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变化(2/2)

农田水渠还有州县境内的乡级马路建设,不可能全部交由总督衙门组建的工程部队负责。

一些边边角角对质量要求不高的基础工程,便由总督衙门派员监督,各地方官府衙门挑选地方实力派组建小规模的工程队承建。

这是一个分蛋糕的好机会,承建官府工程不仅能赚到源源不大的银子,还能讨好了当地的官老爷何乐不为?

结果各地实力派人物纷纷响应官府号召,拉起人马组建各自的工程队擦于官府工程。至于各地官府是如何分配资源的总督衙门监督人员管不着,只要不做得太过分就睁只眼闭只眼当做没看见。

这么一搞总督衙门身上的担子一轻,各地官府都能从基础设施建设中捞到好处,而地方实力派也能跟着分润分润油水,参与工程建设的百姓也有了捞外快的机会,可以说得上皆大欢喜。

也正是地方上都组建了建筑工程队,基本上闲散人等全都被一扫而空,等到以广州为中心的工厂区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需要招募大量工人自然会跟顽固地主老财抢夺宝贵的佃户资源,这就是主要矛盾所在。

当然了,地方上斗争激烈归激烈,在当地官府以及总督衙门监督员的技监视下,地方上也没敢闹腾得太过,两广总督吴可不是善茬,谁都不愿意轻易把自个搭进去试一试总督大人的怒火。

广东经济除立刻内部挖潜之外,自然少不了外部的强大助力。

首先便是突然兴起的近海贸易,因为与湘军关系变得十分恶劣,湘军掌握的湖广以及两江地区处处设限,路上更是层层设卡盘剥来往商旅,对广东的商业发展极为不利。

尽管心中气恼万分却也无可奈何,大家都是大清总督级高官,在各自地盘上想要实施什么策略,除非朝廷强力干涉否则外人没资格置喙什么。

如果放在和平时期,湘军这种疯狂的设卡盘剥行径自然讨不到好,根本无需两广方面弹劾,两江和湖广地区内部闹腾起来,就够湘军大佬们好好喝一壶的,可谁叫此时正是战乱事情军权大过一切呢?

湘军一直饱受财政困扰,逮着了机会还不狠狠搜刮啊?

就算朝廷出面调停湘军上下也有得说,此时他们围攻金陵甚急总不能因为财政问题,而最终功亏一篑吧?

更不要说朝廷本就没有调停的意思,他们还巴不得两江跟两广掐得越厉害越好。

活人总不可能被尿憋死,既然广东与外界的陆路交通被湘军搞得乌烟瘴气,也就只好大力发展近海贸易了。

反正广东地区的船舶业十分发达,起码在这时代的大清份属第一,各种类型的货运商船应有尽有,沿着近海前往内陆沿海城市完全不是问题。

这时候就先贤出两广水师的重要性来了,因着水师年余时间的大力剿匪,起码广东外海的海盗势力被剿得七七八八,海上贸易少了一分险多了一份保障。

而已吴可在两江以及直隶地区的关系,为治下商人铺平前往内陆港口城市的阻碍却是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一封书信便可轻松解决。

众所周知,海洋贸易对于一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算只是大清内部的近海贸易,对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也是极有好处的。

别的不说,自从与内陆地区的近海贸易打通以来,广东市面上便多了不少内陆特产,很多只有内陆菜油的东西如今也逐渐在广东流行起来,不仅促进了商业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广东与内陆的交通,这就是最好的明证!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