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稳坐钓鱼台(1/2)

“马的,这帮家伙以为咱是傻子呢,还大胜?”

捷报传回京师的同时,预示着吴可将遭受更尴尬的局面和更不客气的冷嘲热讽,处境从之前的不冷不热一下子变得恶劣起来。

那些不爽吴可的朝臣,这下可有得说了!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话,放在朝臣身上一点也不适用。

他们可是逮着机会便落井下石,借着三省清军于河南‘大捷’的风头,好好的损了一把‘明目张胆’要好处的安徽提督吴可。

甚至有敌对派系的朝臣动起了歪脑筋,想要把吴可从安徽提督的位置上整下来,然后换上己方派系重将接手上马。

当然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以吴可的赫赫战功咸丰帝也没糊涂到这党风地步,真要是这么干了以后谁还敢为大青效力?

自己派系的朝臣很是维护吴可这位‘名将’,尽管目的可能也不怎么单纯,但在此关键时刻肯拉一把就是莫大恩情,这个他还是明白的。

当然了,与外人想象中的‘失意’不同,吴可根本就没将这点小事放在心上。十来万捻匪是那么好剿的么,何况这份‘捷报’中的大水分他这位老行伍怎么看不出来?

他现在正憋着劲准备看笑话呢,之前的冷嘲热讽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结结实实的大巴掌,让那些眼下蹦达得欢的朝臣们好好感受一番打脸的滋味。

不是说他认定了三省援军必败,而是以朝廷眼下糟糕到了极点的财政状况,根本就拖不起长时间的消耗战。

之前安徽清军主力横扫河南,将几万刚刚冒头准备兴风作浪的捻匪赶去山东,用时不过一月有余。

就这么点时间,朝廷的钱粮都还没划拨到位,入豫安徽清军消耗的都是从淮北带来的粮草辎重,还有河南官府士绅勉强筹出的一点钱粮,等朝廷那点可怜的钱粮经过层层克扣达到安徽清军手中的时候,战斗早已经结束也用不着朝廷再划拨钱粮物资,只需给足符合战功的官帽子就成。

估计朝廷还是打着速战速决的盘算,可这盘算又岂是那么好打的?

三省援军不同安徽清军,一切开支用度都得朝廷划拨,短时间还能支撑,可是时间一长朝廷可不乐意

如果是丰年还好说,河南官府自会备上足够钱粮好处,加上清军过境惯有的吃拿卡要,怎么都不会吃亏就是。

可是现在河南满目疮痍,自己人吃饭都成问题,哪还有闲粮给三省援军祸害?

想在短时间内干翻十几万捻匪,就连吴可本人都觉得够戗,更不要说互不统属互别苗头的三省援军了。

不是他狂傲看不起人,此时的乡勇队绝对称得上大清强军,无论训练强度还是战斗素质都是一等一的强悍。

而且此时乡勇队经过两年在安徽安稳日子的积累,实力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不说别的,火枪队人数便扩充到了五千人,后勤处的仓库里还储存着两千来杆新式前膛遂发火枪以及二十个基数左右的弹药储备。

发展最迅速的当属骑兵部队,人马足足又近七千,要不是乡勇队实在负担不起,他真想弄出个万骑来玩玩。

就这实力,完全能在皖,豫,鲁,甘等平原地区横行无忌了,而且乡勇队接受的完全是现代军事理论,虽然吴可对此也是一知半解,但架不住百多年的超前眼光摆在这,就是想弄差都不容易。

如今拼尽全力的话,安徽清军在短时间内横扫捻匪不成问题,可问题是根本就不可能使全力对付太平军以外的敌人,而且这样做也太过招摇容易引起朝廷的猜忌跟防备。

就连吴可都没把握带着两万弟兄,能在短时间内横扫河南匪患,依他估计起码也得三个月靠上才成。更不要说指挥不统一,而且战斗力也与乡勇队根本没法比的三省联军了,所需时间只会更长。

吴可便打算坐等河南打得一塌糊涂,到那时那帮冷嘲热讽的家伙就知道他吴可可不是还欺的软柿子!

可是他沉得住气,手下跟来的小弟却是压不住这么的窝囊气。

这不,又一位本派系朝臣过来安慰‘失意’的吴可,跟着来到京城的二狗再也忍不住了,不顾外人在场张嘴便喷。

“你小子那是什么态度?”

吴可牛眼一瞪,不满怒喝道:“还不快给我闭嘴,想丢人显眼就给我滚回安徽去!”

“军门你这……”

二狗也知道有外人在场,没有喊叔而是喊起吴可的真正职务,一脸委屈的望了过来不明所以。他明明在替可子叔打抱不平好吧,怎么搞得自己好象很丢人似的?

不过他这一闹,到是引起那位朝臣的兴趣,直接开口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能是怎么回事?”

吴可撇了撇嘴一脸不屑:“还不是那份捷报水分太大……”

接着,他便将其中的弯弯绕详细的解释了一通。

冷兵器时代的战斗,伤亡是很难说得清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打击溃战的话俘虏肯定比伤亡大。

至于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