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事情不是你想的这样!(1/2)

他们虽未参与恩科,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求功名利禄,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是状元却胜过状元!

以此来命名,恰似我离经院之宗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妙啊!”

李家哥俩齐齐应声。

“此事就交给我去办吧!”

李禄山主动请缨,立马就去领人整理历年试题。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拉起了一座新的学宫流派,陈向北对他们哥俩的能力很是认可,又见李禄山如此积极,心中不免生出欣慰。

照此下去,兴许离经院真能成为一方学术巨擎?

接着,又在李芝豹的带领下,继续巡视起院内的事务。

从学童班经过时,陈向北心中微动。

要知道,在普通百姓家里,多一张嘴就多了一份重担,所以许多孩童从小就被迫挑起家里的营生,根本没有接受学习的机会,如此反复便形成了阶级死循环。

而在这里,所有学子的吃穿住行,都由离经院一条龙解决。

这些平民百姓家的孩童,不分男女不分贵贱,不仅都能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还能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想到这,陈向北便开口道:“对了,李公子,我记得大周除了三年一度的本科试外,每年都会有院试和童生考吧?”

李芝豹点了点头:“不错!只有通过这些试场的学子,方有资格参与三年一度的恩科试。”

陈向北听后沉吟了片刻,道:“以你李家的背景,取十来个名额应该不难吧?”

李芝豹愣了一下,立马就明白了陈向北的意思:“陈公子是想让离经院的学子前去应考?可以他们如今的学识,怕是。。。。。。”

陈向北却是淡淡一笑道:“事在人为嘛!”

“眼下离试场还有一段时间,不妨从一众学子中筛选出聪慧的苗子,进行重点培养,兴许会有惊喜呢?”

陈向北又解释道:“你知道同一条街上的茶楼,为何老字号往往要比新开张的火爆吗?

因为老字号的出品有保证!大家伙潜移默化下都往里头挤了!”

办学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能出几名童生又或是秀才,我离经院当即就能名声大震!

到期时还用愁招生的法子吗?怕是不给安家费,他们也会挤破了头往我离经院钻!

这就叫营销!”

李芝豹听后,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

“陈公子眼界高阔,真是让人茅塞顿开啊!”

就连老黄也不禁在心中夸赞了一句。

“大才!”

随后,陈向北制定了一套时间计划表,将那些个参与试场的学子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卷!

都他娘的给我卷起来!

念书的时候不卷,难道等出来搬砖的时候再卷吗?

这是陈向北这个过来人的经验。

看着陈向北递过来的计划,李芝豹的眼珠子都快掉到了地下。

老黄也是暗暗上前了一步,凑到了李芝豹的身边,瞥了眼这份所谓的《学霸培养计划》。

不看还好,一看连老嘴都合不上了。

这还能叫计划?

简直就是十大酷刑啊!

从清晨起床,到晚上躺下床,期间连上茅厕的功夫都抓紧见肘。

这等高压的学习氛围下,真有念书的心思?

“陈公子,这清晨起床后的早操是什么东西?”

李芝豹微微敛下诧异的神色,询问了起来。

“可以是养生拳法,也可以是各种锻炼体魄的运动。

想要出成绩,就先得有一副好的体魄,才不至于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得劳逸结合。”

陈向北如是说道。

李芝豹对陈向北的观点很是震惊,一直以来各大学宫的教学方式,都只教人埋头苦学,从未有过什么劳逸结合的概念,这位陈公子在办学这条路上,当真是剑走偏锋第一人啊!

“那这自修又是什么东西?”

“经过一日的学习,学子自行进行归纳总结,并完成一天的功课。”

“那这每日的日测呢?”

“每日的小考,模拟试题,能让学子从容应对。”

“还有周测,月测?”

“不错,下面还有考核清单,一旦不通过测试的学子,便要负责整个学宫的打扫,有压力才能有动力!”

听着两人的对话,一旁的老黄对陈向北的敬仰之情,犹如黄河之水泛滥不绝。

若非此人年岁不大,他还真以为是某位学宫的归隐大儒出山了。

得此骏马,二位公子何愁大事不成?

而为了解决学院眼下的窘迫,陈向北又慷慨解囊,将一叠共计三十万两的宝钞递给了李芝豹,并免了他们每月十万两的军师费。

原本,他这趟是来替哥俩谋划生财之道的,但如今离经院欣欣向荣的气象,给了他莫大的信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