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爷亏了(第三更求月票)(2/3)

弟几个不大灵秀,可是温和踏实,看着也叫人放心。

“等你什么时候怀上了,爷行事也收敛些,不能教坏了小阿哥、小格格……”

九阿哥得了这样的结论。

舒舒看着他,点头道:“那我跟爷学,也少任性些。”

九阿哥,老老实实的当“毒舌九”,不要进化成“毒蛇九”了。

即便夫妻俩碌碌无为,只凭着身份,两人也不用卷,可以安享荣华富贵。

至于见了田格格,未来行不行礼什么的,舒舒不想计较。

之所以心中不忿,还是因为势利的缘故,见了太后、康熙不还是老老实实的行礼?

在太子妃面前也乖乖的。

又不想当皇后,那往后就免不了要见礼的人。

自己就是寻常人,不能太自以为是。

锡柱之母,就是前车之鉴。

贪心,就是这样一点点膨胀。

不满足,最后铤而走险。

说话的功夫,马车到了鼓楼大街,在顺安银楼前停了。

这边侍卫、护军跟着,银楼里立时得了消息,侯掌柜迎了出来。

九阿哥扶舒舒下了马车,转身望了望斜对面。

千金坊的生意依旧兴隆,看着比顺安银楼这边还要热闹些。

九阿哥摸了摸下巴,跟舒舒道:“爷觉得就算没有那个官司,爷也能盯上你……”

当时顺安银楼生意好,弄出什么“以旧换新”的活动,他还以为是侯掌柜的点子,就想要挖墙脚。

“原来是你的主意,爷这算不算慧眼识珠?”

直到上了二楼茶室,九阿哥还大言不惭的说着。

侯掌柜去库房,取那镇店之宝去了。

舒舒也想起去年三月的官司,看了九阿哥一眼,道:”要是我不是董鄂家的格格,只是掌柜,爷还想要强取豪夺?“

九阿哥点头道:“那是指定的,虽然当时看着寒碜点儿,可是能干啊,爷可不是那种妒贤嫉能的。”

舒舒则是想到桂丹,道:“之前他打着爷的旗号熟能生巧,不像是一回两回的,爷也要告戒一下。”

九阿哥咬牙道:“放心,爷已经教训了他一回!”

咦?

这其中有故事?

可是自己怎么没听说?

看着舒舒的模样,九阿哥解释道:“就是大嫂刚没那两日,爷听说他打着娘娘的旗号,打听辅国公常舒府中的孙格格……”

辅国公常舒,太宗皇帝七子,是康熙唯一健在的亲叔叔,诸皇子阿哥的叔祖父。

公府的孙格格,既是皇子们的从堂妹。

桂丹还真是眼高。

只是想的很美。

八旗之间联姻,不仅讲究“旗民不婚”,还讲究“良贱不婚”。

宜妃的侄女们,凭着着宠妃姑母,皇子表哥,可以嫁给旁支宗室子弟。

可是才抬旗没多少年的郭络罗家,却娶不到宗女。

估摸要两、三代后,郭络罗家在上三旗立足,才能娶个出身好的儿媳妇、孙媳妇。

就像八旗勋贵,有娶包衣女为正妻的,或是娶民女为正妻,只要安排她在旗人家入籍就行。

可是要是敢嫁女儿给民人,或者嫁女儿给包衣人家,那就是自甘下贱,前者违反律法,后者家族难容。

当时九阿哥听说了,就叫人将桂丹打了二十板子。

这也是给辅国公府的人看的,要不然宗亲还以为是他跟五阿哥张狂,才惯得外家这样不知所谓。

“那几日大家又忙又累的,爷想着回家跟你说,结果给忘了……”

九阿哥道。

舒舒摇头道:“真是太心高了。”

辅国公府爵位不高,却是近支宗室。

要是在家境寻常、没有高官的觉罗人家里找,说不得还真成了。

九阿哥轻哼道:“就是欠收拾,五哥后来也收拾了一顿,说了再有一回,侍卫直接抹了。”

上三旗的侍卫,一个萝卜一个坑。

要不是看在宜妃与两个阿哥面上,哪里会轮到桂丹?

对于普通八旗人家来说,郭络罗家是新贵,可是对于上三旗的豪族来说,实不算什么。

门口传来脚步声,夫妻俩就止了闲话。

侯掌柜进来,手中小心翼翼的捧着一个锦盒。

等到锦盒打开,九阿哥忍不住上前:“怎么看着不像新东西?”

舒舒得意道:“既是镇店之宝,自然不是俗物,是元代的金累丝嵌白玉三镶如意,太后应该会喜欢……”

元代宫廷流出来的,至今已经四、五百年。

九阿哥点点头道:“别随手送了,正好太后明年六十大寿,到时候用这个做寿礼……”

舒舒觉得也好,平日里送这个太隆重了。

她吩咐侯掌柜道:“像昨天预备的那些,再预备一份送进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