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弟弟,儿子(2/3)

”的担忧,自然是忧大于喜。

康熙皱眉看着他道:“哼,怎么着,你不乐意当哥哥?”

九阿哥看了十阿哥与十三阿哥一眼。

“儿子也不缺弟弟啊……儿子就是觉得……觉得别扭,大侄子都满地跑了,这叫什么事儿?”

他心中有了顾忌,不敢再说不吉利的话,就改了口。

康熙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

九阿哥讪讪道:“那儿子恭喜汗阿玛老当益壮……”

康熙脑子里莫名想起一句俗语。

狗改不了吃屎。

老三如此。

老九也是如此。

几个儿子立在眼跟前,屋子都显得挤了。

康熙摆摆手,打发大家下去。

直到离的远了,五阿哥才跟九阿哥道:“我也觉得别扭……”

九阿哥点头道:“就是就是,都抱孙子了,还去养小儿子,多想不开……”

舒舒与五福晋手拉手的跟在后头。

两人都没有说话。

五福晋隐隐地松了一口气。

婆婆有了老来子或老来女,应该不会盯着长子这边了。

舒舒则是想到这次的危急。

自己还是没有思量周全。

要是宜妃不是怀孕,真是气病了,那自己之前的千般好也没用。

大道直行。

往后行事还是更应该堂堂正正才好。

就算要罚郭络罗家,也未必就要自己出面。

宜妃这样年纪,还能为皇上孕育子嗣,在外人看来荣宠之极,是不是坏事。

只看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的受宠,就晓得幼子的不同。

就是九阿哥想着“高龄产妇”之事,心里有些躁,偏偏嘴上不能说这个,忍不住跟五阿哥抱怨着。

“之前就偏着五哥,真要再添个老儿子、老姑娘,眼里更没我了……”

五阿哥当真了,想了想,道:“我眼里有你,你别跟小的争宠了……”

九阿哥:“……”

十阿哥与十三阿哥在旁,都忍不住笑了。

十阿哥勾了九阿哥的肩膀:“九哥,弟弟眼里也有你……”

十三阿哥勾了另一边:“十三眼里也有你,九哥别酸了……”

九阿哥伸手推,却推不开,嘴里嫌弃的不行:“边去,边去,爷就这么一说……”

虚惊一场。

总算结果是好的。

大家各自散去。

舒舒想的多些。

后日圣驾要回銮。

之前七福晋就是因为怀孕初期,怕颠簸了,滞留在围场行宫。

如今宜妃这边的情形,与七福晋差不多。

她就跟九阿哥提起这个。

“娘娘要不要留在盛京养胎?”

等到满三个月再回京。

九阿哥想了想道:“应该不用,盛京到京城是御道,平整着,今年又修缮过……况且娘娘的车架也更安稳些,应该没事儿……”

除了夫妻两个担心,旁人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担心的。

这个时候并没有大龄产妇的概念。

反而觉得是有福气的象征。

舒舒算了下宜妃年纪,三十九岁,距离最后一次生育过去十四年。

怎么小心都是应该的。

她就催促九阿哥:“爷还是去太医院那边,仔细的问问,总要考虑的周全才好,以免有什么疏忽的……”

九阿哥早不放心了,急匆匆地往太医值房那边去了。

*

康熙这边,等到宜妃醒了,帝妃缠缠绵绵的说了会儿话。

眼见着宜妃睡眼朦胧的,康熙盯着她吃了一碗燕窝,就催她躺下小歇。

宜妃满面红光,已经不再是先前模样。

她最爱脸面,之前是怕自己成了宫里的笑话才昏厥了。

眼下,就要得意了。

等到皇上离去,宜妃才稍稍觉得不足。

好像在儿媳妇面前,有些臊了。

自己这个小阿哥、小格格,比侄儿还小呢。

她就吩咐香兰道:“你去两位福晋处,就说明、后天不用来定省,我这里好好的,要补觉,也不耐烦见人,她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香兰欢快的应了。

等到康熙回了起居之处,也得了消息,知晓九阿哥去太医值房之事。

他轻哼了一声,心里熨帖许多。

这个儿子,嘴上不会说话,可难得是赤子之心。

老三……

说话好听……

心思却是歪了……

康熙批着折子,难得没有暴躁。

又不缺儿子。

这不,又要有了。

这会儿功夫,九阿哥急匆匆到了。

康熙也想要听听太医的说法,叫人九阿哥进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