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霍恩海姆(2/2)

11月29日至12月1日,远紫外线分光镜探测卫星曾经对“ 7293”螺旋星云中心的凸起部分进行过探测,搜集了大量的资料。”

紧接着。

他将自己比对后得到的数据材料通过黎明系统分享给了江梦寒,

“从照片上可以看到,这片星云由蔚蓝色的星核与淡白色的尘埃云组成,与生命体的眼睛十分极了。

所以。

它又被命名为:

【上帝之眼(ebula: ye of od)】

但上帝之眼”其实浩瀚无边,它散发的光线从一侧到另一侧需要五~六年时间。其组成是由位于水瓶座中央的一颗恒星吹拂而来的气体和尘埃形成的外壳。

目标星云在之后的1824年被卡尔·路德维希·哈丁对照类似星云,由于与气体行星非常相似而往往被错误地认为是巨型气体行星。

而它。

这座行星状恒星实际上是由于恒星的残骸所形成的。

就如同我们的太阳。

祂从未消失。”

江梦寒明白了他想要表达的含义:

“正因为是恒星的残骸。

所以才产生了超高温的星云尘埃与离散彗星。

正因为注定要成为白矮星的恒星核心遗骸发射出了高能级轨道的辐射。

所以也在定期频率制造出了先前抛射出的云气倒映宇宙萤光的:

‘清澈点’。

也就是他们所谓的【庆典】

或许,永夜国度所谓的清澈点与迷失之海成因本就不同。

并不是我们一开始所设想,有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对论制造的时序间差。

那我们在地表无法观测湮灭星云的炽热光芒。

原因应该正是对应的‘遗产’。

这座已成型的伊甸星球。”

苏文理性而又平静地赞许道:

“没错。

如果我分析的没错。

他们应该制造了一座巨大的行星级屏障。

而整个经过行星适应化改造的永夜国度。或许本身就是一座宏伟的科研观测站。”

这位年轻而又英俊的物理学家站在仪器前。

进一步细化调整了整座星云宇宙背景投影的缩放精度。

直到调整至行星级的观测精度。

苏文才堪堪看见了一道道跨越空间的结构化物理虚线。

“第四纪文明利用特定反尘埃云的能级立场制造了遮蔽宏观热能的屏障。

而在我们的专业知识里。

相较于黎曼流体。

罗巴切夫斯基中的数学化定义,或许同样符合这座不可观测的‘屏障’相应的定义:

非欧几里得场论——

【翘曲空间】。”

喜欢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请大家收藏:(.sodu777.)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