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那你猜呢?(1/2)

“什么?又多了十间铺子,百亩良田??”

看着桌子上厚厚一沓地契,苏俊亭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他是上月收到弟弟妹妹来信,叫他来京城接管几个铺面的。

那会儿他和他爹已经足够激动的了。

小儿子和小女儿明明是来京城读书的,竟然不到半年时间还给家里挣下家业了!

苏俊亭更是高兴。

毕竟弟弟妹妹都没有忘了自己,有这种好事儿立马就叫他从老家过来接手。

这说明兄弟妹情的可贵,也说明弟弟妹妹十分信得过他!!

他快马加鞭终于赶来了京城,可哪里想到,递到自己手中的地契和文书又多了厚厚的一摞。

这可是京城啊??

这些铺面良田这能换多少钱啊!

苏俊亭不可置信的看向弟弟。

后者却是摆摆手,指向元宝,意思是这些都是元宝挣下的,别问他,他也啥都不知道。

“之前那些大哥哥都知道了,多余的这十间铺面和百亩良田是梅贵妃娘娘给的,是她娘家的产业。”小不点躺在摇椅上,懒懒的打了个哈欠,对这些可换数金的好东西是一点都不感兴趣。

毕竟是救了自己一条命,梅贵妃其实想要给元宝的更多。

但元宝只要了这些。

“我的好元宝啊!”苏俊亭激动地几乎就要发疯。

自己爹爹挣了一辈子,不也就混了个东旗镇的首富吗!按照他妹妹的这个速度,估计不出十年,他们苏家就能成为整个京城的首富!!

他抱着小不点狠狠地啃了两口。

“大哥哥不可以!”元宝像个被磋磨的小狗,嗷嗷叫唤着从他怀里挣脱出来。

知道小不点叫自己过来就是为了经营这些产业,苏俊亭也不客气,赶紧就将地契文书什么的一股脑收拾到了自己随身的包裹里面。

“等等。”一直没开口的苏老三拦住了他的动作。

“怎么了?”苏老大像是被揪住了后脖子的猫,身上的毛都炸了起来。

苏俊生在桌面铺开一张白纸,将手中蘸饱了墨汁的毛笔递到他手里,说道:“你写个文契,这些东西不管什么时候都还是元宝的,你只是负责打理。”

“哎!我知道啊!还用你说!”

苏俊亭爱财有道。

虽说在外人看来,钱财对他来说好像比他命都重要。

但在他心里,钱财和家人比起来,他还是会将家人摆在更重要的位子上。

就连在东旗镇时候,元宝挣下的那些产业,他都一直是给元宝留着,准备日后给她做嫁妆的。

何况京城这些。

“写就写!”他气不过苏老三总是当好人,鼓着腮帮子在白纸上写下了,不管是京城还是东旗镇,该是元宝的产业他绝不会惦记。

最后落款,苏俊亭。

写完,还尤嫌不够似的,他大拇指插|进朱砂里,在文契最下面按了一个重重的手印。

-----

只有兄妹俩的时候,苏俊生平时住在国子监,元宝可以借住在陆家。

但如今大哥苏俊亭也来了,再寄住在陆家就不那么合适了。

虽说陆家人十分欢迎。

但苏俊亭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在国子监附近买下了一间宅子,带着元宝搬了进去。

因为离国子监比较近,苏俊生平时休沐,包括偶尔晚上的时候也能回家中休息一下。

三进的院子,不算小了。

但跟东旗镇的苏家宅院相比那还是小了不少。

苏俊亭虽说是个抠门的财迷,但他还兼备了挑剔的特点。

对生活品质要求很高,不允许家里的陈设太过狼狈。

为此,他大出血拿出了二十两银子叫下人去给家里置办几件像样的家具。

得此重任的下人便是苏俊生身边的常随阿昌和元宝身边的丫鬟栗果。

没办法,大少爷太抠了,舍不得买下人,只好可着这两个从家里带来的祸害。

二十两银子是两块不大不小的银锭子。

就这么两块银锭子就想布置好这间三进的宅院?

甚至大少爷临出门的时候还跟他说,最好是能买几个古董家具,摆出来有气派一些的那种。

呵,钱给的这么少,想的倒还是怪美的。

两块银锭子都快被阿昌磨平了,他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

栗果更犯愁了。

自打陪着三小姐进了京城以后,她也没干过啥正事儿,没去过几个地方,光是在酒楼里面绕了。

这上哪儿去给大少爷买家具啊。

“不行咱们叫工匠来打几件家具呢?”她试探的出了个主意。

阿贵苦笑:“你以为我没问过啊,可人家一听说咱家院子这么大,开口工钱就要了二十两银子,哪还有钱买木料啊。”

二十两银子给工匠,看似好像是不少,其实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