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锦衣卫太弱,朱瀚为锦衣卫正名!(2/3)

安排到了户部,核算每个行省送来的账目。

这才两年,他也跟着堕落了吗?

听到自己的名字被汤和念到,张庭急忙跪下,磕头如捣蒜的说道:“信国公饶命,上个月郭侍郎找我,说要我帮他掩盖一下账册,我、我一枚铜板都没拿啊!请信国公明察!”

张庭求饶,说自己非常干净,可汤和才不会听他的,直接戳穿了张庭的谎言:“你没拿一个铜板,但你的堂弟呢?他在秦淮河畔包了一艘花船一个月之久,这钱从哪来的?”

“……”

张庭顿时脸色就白了,他万万没想到,这种事汤和都已经知晓。

那还反抗什么?

再反抗又有什么意义?

低下头,张庭放弃抵抗,老老实实的让汤和带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人依旧没有站出来,汤和冷冰冰的又喊出几个人的名字,大家这才慌了起来,但凡和郭桓沾上一点关系的,此时都跪下来求饶,汤和没有和他们废话,直接让带来的亲兵把人带走。

偌大的户部,直接被带出去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人则面面相觑……

……

锦衣卫!

朱瀚知道朱元章手中一直有一支自己的情报队伍,而且也猜到了是锦衣卫,但真正的接触还是头一次,但在朱瀚看来,锦衣卫的这种架构,实在是太简单,而且单靠捕风捉影来抓人,很容易造成不良影响。

现在自己既然已经碰上了,那就把这支独属朱元章的亲兵改造一下。

这支情报队伍,理应发挥他更大的价值,可却没有很好地把他们的业务开展起来,这让朱瀚觉得可惜,为了能让锦衣卫负责更多的业务,朱瀚在经过对他架构的初步改良后,便把汤和喊了过来。

汤和主要是负责抓人,至于抓完人以后的审问,就不是他需要去做的了,下面会有人把事情调查清楚,汤和只需要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就可以。

听到朱瀚想改良锦衣卫,吓的他扭头就想跑:“七五,这件事太大,我做不来,还是等陛下来了以后你们兄弟俩商量吧。”

开什么玩笑,当初接手锦衣卫就是被逼无奈,朱元章用多年的兄弟情义绑架了他,让他不得不帮朱元章接手这么一个烫手山芋,现在朱瀚竟然要对这块烫手山芋动刀子,汤和怎么敢接受?

汤和想跑,可朱瀚却不给他跑的机会,拉住汤和不松手:“汤大哥,你担心什么,咱们认识这么多年,我是什么人你还不了解吗?怎么会坑你?保证让你的锦衣卫发扬光大。”

“……”

汤和虽然不想掺合,但想想朱瀚说的话……还真是这个道理,朱瀚这人比朱元章靠谱,跟着朱瀚的人混的都不错。

想到这儿,汤和逐渐放下心中的担心,坐下来想听听朱瀚的想法,但他也同样做好了跑路的准备,一旦发现有问题,他立刻脚底抹油开熘。

“锦衣卫负责监察天下,这没有问题,我哥成立锦衣卫的初衷,也是为了大明好,但一直藏在暗处,让人对他会有一种偏见,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偏见。”

朱瀚解释的同时,把他设立的关于锦衣卫的组织架构拿了出来,对汤和说道:“我的意思是,把锦衣卫的职责拆分,一方面是明面上的,一方面是暗地里的,哪怕放在暗处的我们也要给他一个合理的名头。”

其实,朱瀚做的事很简单,就是把锦衣卫的职责进行分解和细化,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各地捕快并入到锦衣卫中,这是放在明面上的力量,把锦衣卫明面上的力量一分为四,缉查巡捕、搜集证据,初期审理、梳理线索的合法性,然后进行宣判,就像后世的公检法一般。

当然,锦衣卫最关键的就是监察天下,这也可以放在明面上,和后世的神州官府体系差不多,所有的都摆在明面上,四方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独立于各地行政,直属朝堂领导。

汤和听到朱瀚的想法,顿时明白了朱瀚的意思,他也不着急走了,这不是给锦衣卫披上一层被朝堂容纳的外衣吗?

但有一点汤和不是很赞同,他对朱瀚说道:“陛下设立锦衣卫的初衷,是为了在暗处监视百官,看他们有没有为非作歹、相互勾连,如果都放在明处,大家都对锦衣卫的各个部门产生敌视,陛下想监察百官的初衷就不复存在了啊。”

“我只是说了明处,这暗处的不是还没有说吗?”

朱瀚随即指向纸张的另外一头,汤和看到上面的字读了出来:“大明安全局?七五,这是什么?”

“维护大明安全的部门,你说贪赃枉法会不会危害大明的安全?欺压百姓会不会危害大明的安全?我们海外有那么多飞地,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需不需要这么一个部门来维护大明的安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