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心动的朱元璋【求全订】(2/3)

,将来必然会耗费无数的钱粮和精力在军事上,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把哈密地区巩固好。」

朱瀚说的这话可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现在哈密地区,因为之前蒙古人的压迫,自然都投靠了明军的麾下。

一旦安定下来,当地人数上占据优势的畏吾儿等人,恐怕会有其他谋求自主和分离的心思。

大明到了那个时候要想维护边疆的统一,可就要耗费极大的精力了。

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从开始就双管齐下,在军事政治手段的同时,立刻从文化和心理入手,把他们给彻底同化过来。

「七五,你跟我说说,你到底打算是怎么办?」朱元章立刻问道。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这些边疆民族与我们曾经有过共同的敌人,那就是骑在头上作威作福的蒙古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蒙古人现在已经被赶跑了,时间一长,没有了共同的敌人,他们与我们之间恐怕也难免会产生新的矛盾。

其实大多数的矛盾都是因为彼此之间沟通不好,我们说的一件事情在他们听来,却会认为是另外一件事情,所以首要任务就是在边疆地区大力推广大明的官话和汉字。做到车同文书同轨,把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做过的事情,在遥远的边疆地区再做一遍!」

听到朱瀚这话,老哥朱元章非常赞同的点点头。

他一边抚着自己精心留出来的两撇胡须,一边点头说道。

「这个点子,咱以前也想到了!当年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车同轨书同文,到现在我们都还得学他呢。咱以后如果能像秦始皇这样,给子孙万代留下这么一个好法子,也不枉当这一回大明皇帝。」朱元章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道。

听到老哥朱元章的话,朱瀚非常有自信的点点头说道:「当年秦始皇留下的政策都是在政治上的,现在老哥你只要听我的,给咱们大明留下一套文化上的,不!应该说是精神上的大一统,那必然也将会跟秦始皇一样名垂千古,后人无论经过多少代人都会知道你的伟大!」

老哥朱元章一听这话,顿时脸色都激动的通红起来。

「真的吗?那你快说说,想让咱怎么做!」

朱瀚不紧不慢的说道,「其实这些事情咱们也已经算是得心应手了,并不是多么新奇的招数,就比如刚才我说的推广大明官话和汉字,在蒙古草原上现在不就已经做的很好嘛!」

朱元章听到这话也是露出满意的微笑。

自从蒙古人崩溃之后,草原上就一直受北平都护府的管辖。

那里的蒙古王爷们已经被大明尽数收编,他们全部交出了手中的草场和山林土地。

绝大部分的蒙古王爷都搬到了北平去享清福去

了。

这些交出来的土地,大明也不是白白占有,而是每年付给他们租金。这些土地和草原被分配给蒙古各个部落的牧民,牧民们不再受王爷和领主的管辖,而是直接受大明官府的管辖。

这样一来,就省了一层「中间商」赚差价,他们上交的税赋和贡品就少了非常多。

牧民们生活比原来提高了好几个档次,幸福度一上来,对于大明自然是发自内心的拥护。

朱瀚紧接着说道,「我们在草原上实行的政策,无非就是拉拢分化他们的上层,然后让利于给他们的下层百姓,这样一来没有了上层贵族领头闹事,下层的百姓得到了实惠,就再也不会有人想要反叛我们大明。」

老哥朱元章自然是聪明人,经过朱汉这么一说,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对朱瀚说道:「你说的咱都懂了,就是说把在草原上已经获得成功的经验,在哈密这些地方在推行一遍是吧?」

朱瀚点点头说:「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朱元章随后又说道,「可是哈密那里跟草原上又有不同,当地许多都有大批的城镇和和村寨,他们的人口可比草原上多多了,仅有的一些绿洲土地恐怕还不足以用来给下层百姓们分配实惠吧。」

朱元章这个话说的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哈密那里的情况,跟草原上有很大的不同。

当地虽然也有大片的土地,但许多都是戈壁沙漠,几乎所有的人口都聚集在一些绿洲和部分草原上。

就算把他们的上层贵族手中土地,全部都掌控在官府手中,分配给下层百姓,每个人也不会非常多。

朱瀚笑着说道:「这一点其实也不是问题,每个地方情况不同,自然可以因地制宜,蒙古草原上地处偏僻,除了放牧之外也闹不出什么别的花样,而哈密这个地方不同,处在东西交会的丝绸之路上,我们不仅可以在土地上做文章,给下层百姓分配一些土地实惠,更可以拉拢许多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