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不情之请(2/3)

还会遇到日方的层层阻挠。

宁卫民还表示,自己是有打算长期去做这件事的。

所以为长远计,还是尽量保密为好。

尤其考虑到国内文保方面投入资金有限,宁卫民还大方地表示,用不着给他发奖金和锦旗。

他只求这些东西能够获得妥善安置,最好能保存在京城市属博物馆里。

另外,也就需要一个捐赠的证明,还有自己和这些东西拍一张照片留念即可。

于是当他这番话说完,无论是领导还是专家无不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了。

因为说实话,虽然建国以来,市文物局早已经接受过不少的文物捐赠。

可像这么大笔的,这么无欲无求的白给东西的主儿,好像从张伯驹过世之后,还真没再遇见过。

尤其是宁卫民还这么年轻,是个拥有大好光阴,前途无量的主儿。

明明可以据为己有,他居然不起贪念,那就更是蝎子拉屎独一份了。

人家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吗?

只能说人品贵重,心系国家大义。

所以也没人能够怀疑宁卫民这份的光明磊落。

尤其听他分析的理由,还都那么务实,那么客观。

在场的这些领导和专家,没人不为他的话语打动,无不对他看重几分,心生好感的。

谁都没想到宁卫民竟然会是这样一个大公无私,丝毫也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

可也是因此,大家同样也心生歉意,感到太不好意思了。

这这……一点表示没有,怎么都觉得有点对不起人啊?

这人情可欠大发了。

再怎么说,市文物局这么白拿一个年轻人的东西,好像不是很光彩的事儿啊。

但就在现场有点莫名尴尬,连领导都没有一个妥善主意的时候。

不得不说,善于察言观色宁卫民还真是格外的懂事。

当他发现领导的为难,居然主动就把梯子给领导送到脚下来了。

“领导,我其实还有两条不情之请。不知道您能不能成全我?”

“你说。别客气。”

“首先,我对古物很感兴趣,也喜欢传统文化,今天能见到这么多专家实在荣幸。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荣幸中午请领导和几位老师吃顿便饭。最好几位老师能给我留个联系方式,便于日后讨教。还有就是,领导能不能给我个方便,让我今后能以个人的名义也去文物商店买点康乾后的玩意?”

结果他这话一说,现场的气氛就顿时不一样了,大家无不笑了起来。

宁卫民还觉得有点奇怪呢,就听领导已经开始大包大揽了。

“你这个小同志啊。这算什么不情之请啊?这顿饭当然得吃,一定要吃,而且必须由我们文物局请客。至于你想去文物商店买东西就更容易了。哪儿还需要什么给你方便啊?你直接去就行。你大概还不知道吧?现在的政策已经不一样了,全市的文物商店都已经开内柜了。外国人能买的物件,咱们内宾也全能买啊,而且用人民币就行。对对,我建议你就去虹光阁吧,那儿的货最全。我还可以给你开一张条子,让他们看情况适当给你些优惠。”

瞧瞧,宁卫民这几句话,不但让领导面上生辉,台阶下得分外高兴,就是他自己也落了个天大的实惠。

说实话,宁卫民都没想到会有这么顺利,人家答应得这么痛快。

听完领导的话,他一时甚至有点发懵,都没能及时消化掉得来的这些消息。

怎么文物商店,忽然就对老百姓敞开门了?

怎么居然还可以用人民币随便买了呢?

要知道过去,这是只有外宾才能有权购买的东西,国家是要拿这些东西来创汇的啊。

连他自己想买,都得搭着为坛宫采购的便利,遮遮掩掩的才行呢。

随后,等他再细一打听,才从领导的详细解释中闹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敢情啊,这也与改革开放,国内的旅游业发展息息相关。

不为别的,就因为国门打开,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国内国外的游客持续增多。

既然现在旅游的人多了,旅游意识也开始普及了,旅游工艺品也就成了热门生意。

好多原先的工艺品大厂都把旅游工艺品当成主业来抓。

而且为了挣快钱,差不多都是像京城料器厂那样,放弃了原本传统工艺精工巧做的优势,专门生产工业性强的,流水线上的东西。

这些东西虽然粗制滥造,但大批量的生产出来,却能以廉价的价格迅速抢占市场。

如今已经不光旅游景点在卖了,还有不少涌入了琉璃厂。

好些不懂古物的外国人,来到京城,原本就是为了买点纪念品带回去就行。

许多人自然就选择这种价廉的东西。

这么一来,全指望外宾的文物商店当然就苦了,柜子里的商品开始滞销。

到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