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天意(2/3)

天坛公园经营成自己的大本营,成功开办了“坛宫”饭庄之后,他这个人又不一样了。

因为在这个过程里,为自己牟利的同时,他也顺手帮了帮遇到经营困难的企业和心怀执念的老艺人。

机缘巧合下,几乎成了京城工艺美术行业的及时雨。

正是通过和这些名匠大师们接触,宁卫民不但收获了许多发自肺腑的感动和真心实意的感谢。

同时也为这些老艺人各自的精湛技艺震惊,对他们对技艺的执着心生钦佩。

更因此了解了传统工艺美术品的魅力,不由为之痴迷,大开眼界。

这种精神上的充实和情感上的满足所产生的快乐,是物质享受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

于是他开始醒悟,什么才叫做人生层次提高,人又为何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为此,他开始质疑自己过去所追求的是否正确。

进而开始思考自己追求和期待的生活,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

但显然,他过去为自己规划的问鼎财富巅峰,成为世界首富之路。

曾经渴望的那种享尽荣华,美女如云的生活,都已经开始变得黯然失色,吸引力大大减退了。

更巧合的是,恰恰也是在宁卫民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

他替康术德收回了一部分的马家花园,竟然在这间过去是门洞的小屋里,从老编辑的遗物中察觉到了人生的真味。

平常人死亡并不闪光,也很平常。

但就是这平常的司空见惯里,蕴藏这一个,是人都要经历的人生终点。

谁也无法回避,也无法加以任何评论,只能顺其自然。

过去的宁卫民,从不知何为生何为死,甚至没有认真考虑过这种问题。

但这一天,他却不能不认真对生命和死亡进行审视,近距离品味那如同咀嚼苦涩橄榄的滋味。

这个屋子里所找到老物件,很有几件价值连城的。

更别说还承载了一位逝去老人一生的美好记忆。

但偏偏他的儿子却弃之若垃圾,连看都不愿意再看上一样。

哪怕是局外人,宁卫民也不免受到了灵魂的触动。

他发现,其实什么金银财宝啊,全是一场空。

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从来不是肉体上的消亡,而是遗忘。

或许对人唯一重要的,就是曾经怎样的活过。

以及走后,在这个世界上是否还会有人想起自己,记得自己。

生命是美好的,生命也是艰难的。

有句话说“未知生焉知死”,其实应该这样理解,“未知死焉知生”。

端起这个寄托了老编辑最宝贵之物的小银匣子。

宁卫民只觉得是一种缘分,一种与老编辑一家,与师父和马家花园的缘分。

这应是天意。

所以这天回去之后,这件事于他来说,可并没有这么简单的过去。

考虑了一宿,他还是决定要联系一下街道魏主任,核实一下相关情况。

第二天一打听,果不其然,就确定了康术德做出的判断没错。

老编辑的妻子名叫顾锦华,儿子叫刘望川。

这两个名字与银匣子里油纸包上的字迹,完全相符。

为此,宁卫民又决定要趁着对方还没离开京城,想办法把老编辑的话带给这个刘望川。

具体的见面时间和地点,都是街道魏主任帮忙联系好的,同时魏主任也作为见证人同去。

这次见面,除了小银匣子之外,宁卫民还带去了那屋里所有的相片和老编辑的眼镜,以及三千块钱。

去之前他已经想好了,无论这个刘望川如何的反应、

他都会谎称钱是房间里找到的,交给这小子。

他不是冲别的,而是冲着逝者。

他不忍心就这么全昧了老编辑的多好东西。

从老编辑的角度考虑,哪怕自己的儿子再混,当父亲的也希望能够留给儿子一些财富吧。

所以宁卫民觉着,这个刘望川拿到这笔钱,哪怕还是那么记恨自己的父亲。

可花的时候,总会多少感受到一些父亲对自己的好吧。

如果要是那样,就算是值得了。

康术德同样很关注这件事的结果。

所以这天老爷子一直等着宁卫民回来。

他才刚进门,老爷子就急着询问上了,到底那刘望川是怎样的反应。

“那小子拿着钱当然乐了。可看到那银匣子里的头发后,说他爸爸是神经病……”

宁卫民略带哀叹的这一句话,登时让老爷子沉了脸,阴郁得好似要滴出水来。

然而下一句话还好,总算解了老爷子的郁结。

“不过,他随后就哭了。挺大的一个男人,哭得稀里哗啦的,鼻涕眼泪一起流,就抱着那个匣子,一直在叫‘爸’,没再放开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