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形似阿瞒(2/4)

,文夕大火的主要责任并不在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身上,而是国民政府组织不力,和中下层官员普遍无能所造成的。方案是拟定的不错,可再好的方案也要人去执行。常凯申曾说:“此皆我用人不当之咎,而亦中国人才缺乏之所致!”

“芷兰!”郑卫国见张文白上流了很多血,忙道:“快找卫生员来,给副总司令包扎一下。”芷兰看到桌上的鲜血也吓了一跳,慌忙放下热水瓶,跑去叫卫生员。

趁着卫生员来的时候,郑卫国又岔开话题,对程政委说:“老程,你刚才说什么好消息?”

程政委忙拿出一份报纸,说:“哦。这是新拿到的报纸,杉山元那个老鬼子被咱们气病了。据说先是动了术。然后伤口迸裂,小命差点儿不保!”

众人赶紧围过来一看,都有些欢喜,稍稍冲淡了文夕大火带来的悲痛。只有郑卫国暗叹一声,说实话,他宁愿杉山元活蹦乱跳的,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任上多干几天。当然,这种想法实在太没志气了。不好宣诸于口。

周参谋长突然噗嗤一笑,说:“总座,小鬼子在新闻中还提到您了,说您的战术跟曹操有些类似。”

郑卫国奇道:“这是从何说起?怎么跟古人扯到一块了。”
&ns;抗日保安团426

周参谋长解释说:“日军方面认为你们都喜欢切断对方的后勤补给,要跟您交战的部队长提高警惕!”

郑卫国这才想起阿瞒“惯断人粮道”,而自己又喜欢破坏铁路,袭击兵站。确有类似之处,不禁哑然失笑。

中午,张文白等人先后辞去。周参谋长趁问道:“张副总司令要我们联名弹劾薛岳,我们要不要答应?”

郑卫国想了一下,摇头说:“不要!相反,我们最好能出面保一下薛伯陵!”

周参谋长惊讶地说:“啊!总座。薛伯陵的名声现在已经是臭大街了,湖南籍的士绅甚至联名上书要求枪毙他。我们现在要是出面求情,岂不是成了众矢之的?”

郑卫国摆说:“文夕大火的责任并不在他,起码罪不致死。退一万步讲,就算该死。现在第九战区也离不开薛伯陵。除了他,谁有把握在湖南挡住敌军?”

周参谋长点了点头。说:“总座说的在理,只是张副总司令那里?”

郑卫国摆道:“不用你操心,我自会给他讲清楚的,现在不是义气用事的时候。”又嘱咐道:“你们参谋部要多盯着点儿日军的行动,看没有退兵的迹象。”

之后,郑卫国为了说服张文白,不得不将第二十四集团军(庞炳勋部)和三十九集团军(石友三部)交给他管辖。不过这两支部队都是西北军余脉,张文白也未必指挥得动。

周参谋长惊讶地说:“总座认为敌人会退兵?”

郑卫国点头说:“嗯,连续几处兵站被破坏,交通也被阻断,敌人除了增兵就只有撤军一途,所以你们要盯紧一点儿,如果敌人迟迟不撤,就说明有增兵的企图,我们就要做好打大仗的准备。”

周参谋长欣悦诚服地说:“还是总座靠虑地深远。”

不出郑卫国所料,日军第10、14、110三个师团果然先后退出了根据地。主要是冀中采用的这种打法让日军太伤脑筋了。无处不在的打击让他们每天都要蒙受数百的伤亡,想要长驱直入,又有主力部队在暗中窥伺,加上冀南和豫北的局势不断恶化,临时接掌华北方面军的山下奉文终于决定暂时停止进攻。

第10师团被派到豫北,独立混成第8旅团撤到邢台,独立混成第1旅团经过整补之后继续在邯郸驻守。

新上任的参谋处长蔡文治连道:“可惜!小鬼子这一收缩,势局又达成了新的平衡,暂时没有什么好会了。”

郑卫国笑道:“没会就不能自己创造战么?”

蔡文治忧虑地说:“可是日军全力收缩,我们贸然出击,只怕会挫伤锐气啊!”

郑卫国摆说:“当然不能随便出击,这也是有讲究的。参谋长,把我们最新的研究拿出来让大家看看。”

所谓的最新研究,其实是郑卫国在统计数据时无意之中发现的。情报部门记录了日军在不通条件下(火车、汽车、马车、人力)后勤补给所需要的时间和运输量,上面清晰地表明,如果没有铁路,日军一个师团最多坚持三个月,这还是在没有大战的情况下。而且日军投放的兵力越多,后勤负荷越大,坚持的时间就越短。

这就给郑卫国提供了一个新的战略思路,就是全力破坏铁路系统和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