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激战保定下(3/4)

34师341团团长马彪不停地催促着,给战士们鼓劲儿。他们团的任务是切断出城日军与城内守军的联系,所以任务最重,也最艰苦。

为了达成战役的突然性,第34师首先隐蔽动到唐河东岸的何桥乡,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袭保定南郊。在短短半小时之内就向前推进了10公里,是正常行军速度的四倍。

之所以能达到这样惊人的推进速度。是因为第34师是冀中军区第一个“快速反应部队”,拥有大量的骡马大车和自行车。全师官兵中有马的骑马,没马的坐大车,实在不行也有一辆自行车,战斗部队均不用步行。加上战士们长期艰苦地锻炼,身体素质大为提高,故行军速度惊人。

呯呯呯……三颗红色信号弹飞上天空的时候,第34师的将士们也看到了。赵云祥师长看了看表,焦虑地说:“部队过河的时候耽误了一下,现在离指定位置还差一点!”

金奎壁副师长也有些着急。建议道:“师座。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能再等下去了!”

参谋长范子侠也认为必须马上动,因为一旦日军觉查出我军意图,必然会回缩。到时候说什么也晚了。这个时候就是跟敌人抢时间。抢在日军做出正确反应之前将其包围歼灭!

“好!”见两位助一致认为要打。赵师长也坚定了信心。命令道:“通知341团马团长立即向保定大南门火车站方向攻击前击,伺占领车站,切断城外敌军的退路。通知342团与343团立即向当面之敌发起进攻。各部接令之后不得迟缓。违者以军法论处!”

随着赵师长一声令下,34师立即由行军队形变换为战斗队形,以移山倒海之势向敌永田文雄所部扑去。此时敌我双方仅隔五到十里(双方部队均已展开,所以散布很大),但日军却仍未发现异常。

事实上34师一路突飞猛进,有不少人都看见了。但绝大多数中国人看到自己的部队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去告密。就算有少数败类也跑不过34师。

哒哒哒……仅仅二十分钟以后两军终于交上火了。这是日军南下的先头部队与342团一营之间爆发的遭遇战。

日军为一个中队,不足两百人,除了临时携行两挺的重枪以外别无重武器。342团一营总兵力1200余人,配有92式步兵炮两门、82迫击炮四门、重枪六挺。

从数据上就知道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斗。尽管日军反应迅速,部队展开也堪称经典,但实力相差太大。轰轰……两挺重枪刚刚架好,连一块保弹板都没打完就成了迫击炮轰击的目标。不等日军的枪班东躲x&ns;zng,一营已经发起了全面攻势。换作53军肯定是先构筑阵地,以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决定是否进攻。97军却不相同,他们跟日军有些类似,从骨子里崇尚进攻。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嘟嘟嘟……嘹亮的冲锋号声已经响起。“弟兄们,跟我杀啊!”各连排迅速向当面之敌发起猛攻。这种攻势也很有特色,即部队并不是成一条散兵线推进,而是分散突击,穿插迂回,然后分割包围!

“板载!”在如此不利局势下日军居然发起了反冲锋。虽然他们只有一个中队,只有一营六分之一的兵力,但长期以来养成的自信和严格的纪律还在支撑着他们顽抗到底。要说中**队和日军的差距在哪里,除了装备和训练,战斗意志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第342团前身是河北游击军第一师高顺成所部。因为高顺成勾结日寇,密谋造反,该部就被第97军收编。这支部队经过三个多月的整训可以说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对新战术的掌握和理解尚有欠缺。

在日军疯狂地反扑之下,一营的指挥体系渐渐失灵。当然日军也好不到哪儿去,中队长和各小队长也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由于双方建制均被冲散,战场开始陷入混乱,而这正是日军所希望的。因为日军的单兵素质好,没有军官指挥也能坚持战斗,反观中**队一旦指挥体系被破坏,离溃散就不远了。

日军自以为得计,但战事的发展却跟他们想像中的大相径庭。是的,一营的营连长,甚至排长也没有办法收拢自己属下的部队,但各班各组的建制还在。虽然是以乱打乱,但一营的将士们并没有像大多数**那样溃散,而是以班组为单位继续战斗。

只要还在战斗,这就足够了。因为一营的兵力远超这股日军。日军的单兵战斗力确实强悍,但陷入多人包夹之后也不过如此,很快就被一营剿杀殆尽。

听到枪炮声后,永田中佐惊怒之下亲自率部赶来增援。如果只有一营在的话,说不定还会吃亏,因为一营理清建制还需要时间。但永田中佐这回撞上的其实是342团一个整团,这就没有任何问题了。&ns;&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