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3章 相信与否(2/4)

是有一方会先败退,并不会真的拼到最后一兵一卒。

乐进在城下擂鼓助阵,可是赵俨却一直都站在后面愁眉不展。

时间一点点过去,从天明搏杀到了天黑。

赵俨知道乐进为什么一直保持着进攻的架势,宁愿多付出伤亡也要持续压迫壶关,就是为了要始终掌握着进攻的权力。

但是原本应该抵达的物资和补充兵,迟迟不到……

赵俨的心中已经升起了一些不怎么好的预感。

现在这种战法,不对。

完全违背了兵法。

赵俨能够理解为什么乐进会这么做,但是并不代表他就真的完全赞成这么做。确实如今曹军的士气不足,而且壶关这里山川险阻,后援乏力,如果稍微有些不对劲,必然是溃败无疑,所以乐进只能是持续进攻,以此来保持一个心理上的优势,压着壶关在打。

可是如果说按照兵法上面的来说,乐进的这一举动显然是错的。

这代表着曹军没有什么余地,一旦真的没有援军前来,看不到希望的曹军便是立刻崩溃,而真的等到曹军全军崩溃的时候,就必然是大溃败,能十中存一都是很好了……

假设打仗是一场考试,乐进的答卷必然是错得一塌糊涂。

但打仗从来就不是考试,循规蹈矩做出的答案,未必能是最好的答案。

赵俨不由得喟叹,壶关当下,就像是血肉磨盘,就看谁的援军更快抵达了。

……

……

在壶关北面,石建统御着兵马急急往壶关逼近,准备随时和乐进相互配合,击破壶关。

作为曹军之下的异姓将领,石建和乐进赵俨等人是一样的,都知道壶关之地不好打。但是山东的阶层就是如此,好打的会轮到他们么?

虽然说陈胜吴广大吼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对于既得利益者来说,他们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机会……

就像是亿元对于某些人来说,只是一个小目标,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连小目标的百分之一,穷其一生都未必能够达成。不是普通人不努力,而是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试错机会,更没有足够的底蕴可以在浪费几个小目标之后,依旧可以风轻云淡的继续浪费小目标。

石建其实也很紧张,虽然看起来他好像是临危受命,从容不迫,但是实际上这对于他而言,其实并不容易。骠骑军真就那么好打?壶关真就能够那么好攻?

如果真的好打,那么乐进早就将其打下来了……

那可是先登乐进啊!

富人可以拼资源,穷人能拼什么呢?

石建知道是壶关的兵卒一直在前方做陷阱,设埋伏,企图阻扰他的前进,所以他不断的轮调兵卒,将疲惫的兵卒拉扯到后方,然后再派遣出休息过后的兵卒往前推进,在确定安全的地方值守,让兵卒在两翼上查探,不给壶关的兵卒任何的机会。

石建的经验,比卞秉要强得多,但是在之前卞秉主持军事的时候,石建却只是听命行事,丝毫都不多做半分。

在山东,在没有成为某个人的心腹之前,异姓者总是多做多错。

简单来说,在没有进入某个圈子内部的时候,怎么做都是错的,而一旦进入了圈子内,怎么做都是对的。就算是一条狗,只要是圈子内的狗,都会被吹捧,羡慕,嫉妒,恨自己不是那条狗……

石建如果早点向卞秉建议,那么卞秉或许会欣然接纳,也或许会觉得石建到面前指手画脚是不是别有用心,试图在动摇和反抗他的权柄?

如果等到了问题出现了,石建再向卞秉说明,卞秉会不会想既然石建早知道了,为什么不早说?难不成是在等着看笑话?这种心思是不是可诛之?

如果问题出现的时候刚刚好石建去提议,卞秉会不会心中怀疑石建为了谋求上位故意搞出来的问题,否则他怎么能这么凑巧就知道?

石建是夏侯发掘出来的,就意味着他像是带上了烙印的牲口一样,屁股上有夏侯两字,就算是他向卞秉表示忠心,卞秉就会轻易的相信接纳他?

这就是山东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大汉当下因为阶级固化而产生出来的矛盾映射。

等到了石建掌握兵权的时候,壶关的兵卒就有些遭不住了。

壶关兵卒设计陷阱,构陷埋伏,也是需要花费时间,消耗体力的,而如此严寒的天气之下,所消耗的体力无疑是加倍的,而石建统领的曹军可以轮番休息前进,而壶关的兵卒相对数目较少,就不可能获得充分的休息,此消彼长之下,人马也会疲惫,也需要就食,渐渐的就拖不住石建的脚步了。

消息传到了壶关。

『拖不住了……』张济皱着眉头,对贾衢说道,『如果北面的曹军出现在壶关之处……』

贾衢说道:『壶关这里有坚固的城防,有充裕的粮草,人手也是足够坚守……』

『问题是人心……』张济叹了口气。

这是为将者时时刻刻要注意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