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7章口声心声议论声(2/4)

荀或沉默了更长的时间,然后才缓缓的说道:『有时候……我很担忧……』

郭嘉也不说话了。

荀或和郭嘉一直都在努力,想要以阳谋破阳谋,但是实际的运作情况来看,却很不理想。或者说,虽然有所成效,但是并没有取得荀或等人想要达成的效果。

就像是这一次荀或所言的『骠骑阳谋』,说简单么,也很简单。

但是如果说复杂,那也相当的复杂。

保守派,就是以豫州冀州大小地主阶级为主要力量的这些人。这些人在东汉的时候开始发力,一举扳倒了山西集团,成为了东汉最大的收益集团,顺带绑架了东汉皇帝的一家老小,将东汉皇帝从此刷上了属于他们的颜色和味道。

那么东汉之初这些大大小小的冀州豫州土地主为什么敢和山西关中亮刀枪呢?

因为当时东汉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冀州和豫州。不管是粮草还是物品,都是来源于山东的多过于山西的,尤其是在有西羌和匈奴的困扰之下,关中疲惫不堪。

西汉,是山东自己不团结,即便是有人想要搞事,别管六国还是七国,反正各有心思,所以即便是叛乱,也被迅速平定,浪头都没有翻几个出来。

到了东汉的时候,则是变成了关中山西自己阵营里面出问题,山东之人反倒是团结在刘秀之下,为了集合大多数的力量,皇后之位说换就换了,故而关中打不过山东,稍微压迫一下,内部矛盾就爆发出来,各自小心思乱飘,死道友不死贫道,跑得比谁都快。

所以想要动刀枪杀人,杀掉那些反对者,确实不难,也很简单,但是最重要的不是杀人,而是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核心层面的思想要绝对的统一,否则可能就会像是江东孙策一样,刚提起刀砍了几个,背后就被人捅了。

还有后世的李自成打扑克斗地主,一开始的时候打得很顺,牌烂了也能赢,为什么?因为李自成他牌烂没关系,他友军牌好就行,甚至地主自己都能将好牌拆了单打,所以李自成不用出牌都可以赢。

在李自成初期,确实斗赢了不少地主,喝酒吃肉玩地主老婆,其余地主屁都不敢多放一个,反正不是玩自家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是等李自成后期的时候,军队比他之前起事的时候要多,装备要比他起初打牌的时候要更好,将领部队人马钱粮地盘什么的,那一项不是比他最开始上牌桌的一把烂牌要更好?

然后一把梭哈,数个精光。

烂牌能赢,好牌输光,为什么?

因为烂牌的时候,坐上牌桌的都希望那个最大的筹码者倒下,所有人都是朋友,等拿到好牌的时候,李自成自己成为了那个最大的筹码者,所有人都是敌人,或是潜在的敌人。

牌局之上,不仅是发牌员叛变,裁判离心,上下家勾连一气,连观众都站到另外一边去了,这样的牌局,李自成还能赢?

李自成继续拿着刀枪,结果连刀枪都要跑路了,他还能杀谁?只能是杀自己罢?

核心不倒,牌烂没问题。

核心一倒,牌再好都没用。

骠骑大将军的核心很稳固,不出问题,曹操、荀或和郭嘉等人便是智谋通天,也就是小打小闹,折腾不起来,难不成真派兵去函谷潼关前静坐示威?

而相反,山东这里,核心层一直都不稳定。

曹操不用说了,他一直都在抓核心层,从始至终都是曹氏夏侯氏为核心的军政府体系,但问题是曹氏夏侯氏族人良莠不齐,虽然说大体上问题不大,但是那些衰败腐朽之处,一旦遇到强压,迟早是会出问题。

而原本企图如同光武重演,刘秀再生一般走老路线的袁绍,已经用他的生命证明了今非昔比,冀州豫州各自肚肠,已经无法如同西汉末年一般团结一致了。连袁绍小弟,至交好友曹操都能够硬抗冀州,以弱胜强,就说明不仅是山东不能合为一体,连冀州内部都是纷争不断,还谈什么统一思想?

这个问题,曹操知道,荀或明白,郭嘉通达。

然后现在连天子刘协也清楚了……

所以天子要搞『庆典』。

明白的人,拿着筹码,或坐,或站,等待下注。

不明白的人,成为筹码,被人压在了牌桌上。

天子这一次的『庆典』,就是刘协翻开的一张牌面。

而让天子有勇气翻开这一张牌面的,不是某小姐,而是之前的那些『观众』,是那些站在宫墙之下,看着曹操杀人而瑟瑟发抖的『观众』。

如果不是许县城中,宫门之下的人头滚滚,或许刘协还不会如此的激进。当然,这也只是或许。只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那样的情景面前,谁都会受到一定的刺激,虽然未必当场会说什么,会做什么,但是并不代表着之后永远不会说,不会做。

有谁想要下一次被当成韭菜来割?

因此他们先找到了孔融,借孔融之口发声,然后又通过孔融事件,向天子刘协透露出了『心声』……

如果是早几年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